一聽孩子“頂嘴”就煩躁,其實他在自救,而你只知道批評
2023-02-05
更新時間:2023-02-07 12:05:24作者:智慧百科
Hello,大家好,我是你們的豆芽媽媽。
假期帶孩子參加朋友聚會,等著開飯前,大人們在歡樂的聊著天,小朋友也三三兩兩的玩在一起。
我發(fā)現(xiàn)有個三歲多的小男孩,顯得很孤僻,非要纏著他媽媽跟他一起玩。
席間吃飯時,他遇到喜歡吃的大蝦,非要整盤放到他面前,他媽媽說了他幾句,他干脆一口也不吃了,默默在一旁掉眼淚,弄的他媽媽手足無措、十分尷尬。
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在我們身邊,有一些“討喜”的小孩,人見人愛、花見花開,叔叔阿姨見了都喜歡。
當然,也會遇到一些不那么招人喜歡的小孩兒,你可以找借口說他們是“慢熱”、不會說話、沒那么多心眼兒,但是實際上,這些孩子就是低情商的代表,他們身上的一些舉止行為也是有跡可循的。
兒童心理學家:情商低的孩子一般有4種表現(xiàn),看你家孩子“中招”了嗎
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杰夫·伯恩斯坦(Jeffrey Bernstein)曾跟蹤觀察大量孩子的表現(xiàn),研究得出:一般情商低的孩子是可以“一眼看出”的,較突出和常見的有以下四種:
① 不合群——社交能力不強
美國兒童發(fā)展學家舒爾博士在《如何培養(yǎng)孩子的社會能力》一書中提到:
人是社會動物,社會能力是孩子解決沖突和與人相處的能力,沒有社會能力的孩子很難取得成功。
其實,孩子從上幼兒園起,就開始步入了社會這個大家庭。
幼兒園對于孩子來說,也是個“小型社會”,“混得開”的小朋友,能夠結交更多的好玩伴,喜愛上幼兒園,無形中得到幼兒園老師更多的注視和關愛。
而不合群、始終融不進小集體的孩子,會造成很多的日常沖突,耗費老師更多的精力去關照,嚴重的還會選擇“逃避式”處理方式,比如說經(jīng)常生病、故意磨蹭遲到不愿意去上學等等。
② 窩里橫——以自我為中心
“窩里橫”的小朋友多見小霸王型,在家被萬千寵愛,出門在外沒有“靠山”,很容易就“慫”了。經(jīng)常被人欺負哭著回家,也是讓家長恨鐵不成鋼,直問他:為什么不還手,為什么不找老師反映?
這類孩子喜歡亂脾氣、愛哭鬧,把氣撒到關愛的人身上,是低情商的一種典型代表。
③ 輸不起——抗挫折能力差
抗挫折能力是一個人面對逆境時候的處理能力,換言之,抗挫能力強的人,能屈能伸,心理承受力強,懂得變通。
抗挫折能力差的孩子,也就是“輸不起”的孩子,玩游戲、日常相處,只準自己贏,不能別人超過自己,否則就會哭鬧、亂發(fā)脾氣,或者選擇退縮、不愿意嘗試新事物、新挑戰(zhàn)。
這類孩子說到底,還是過分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,沒有自信,而導致一系列行為,需要父母正確引導,傳輸正確的行事方式和三觀。
④ 嘲笑人——不顧他人感受
很多小孩子“口無遮攔”,該說的不該說的,都往外倒。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,以自我為中心,喜歡嘲笑人,愛戳別人的痛處。
尤其一些調皮的小男生,喜歡欺負小女孩,給別人起外號,看起來好像是“童言無忌”,實則就是不會說話、情商低的表現(xiàn)。
高情商的孩子會擁有怎樣的人生,如何培養(yǎng)高情商的孩子?
有句話說,智商決定一個人的下限,情商決定一個人的上限。培養(yǎng)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,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。
擁有高情商的人生,是一種什么體驗?很多嘗到甜頭的人都說:仿佛開掛的人生,爽極了。
央視主持人撒貝寧從小是個聰明的孩子,關鍵是智商也高,說話辦事滴水不漏,待人接物幽默詼諧沒有距離感和壓迫感。
三歲看大,七歲看老。大人不要總是關注孩子聰不聰明,掌握多少知識,而是要重視孩子人格塑造和品格培養(yǎng),從小培養(yǎng)孩子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,這會對以后他的人生順風順水、有貴人提攜相助。
怎么做呢?
①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,最好經(jīng)常去這幾個地方
情商簡稱為EQ,主要是指人的情緒、情感、意志、耐挫折力等方面的品質。
多帶孩子走親訪友、參加各類朋友聚會,可以擴大孩子的活動半徑,讓他們結識不同年齡的更多人,領悟書本上學不到的為人處世的方式和方法;
多帶孩子去公眾場所如游樂場、體育館、戶外進行運動,可以鍛煉孩子大動作的發(fā)展,充分釋放體內多余的精力,釋放讓大腦興奮的“多巴胺”,讓孩子天性得到充分施展,獲取更多活力,從而減少“小動作”的橫生,還能發(fā)展孩子分享合作等社會能力。
② 講故事,情境扮演,用情感引導的方式培養(yǎng)孩子同理心
一般情感高的孩子,除了會說話、會辦事外,還表現(xiàn)在情感豐富細膩,能夠感同身受,和他人建立較強的共情感。
情感引導的方法就是及時引導孩子察覺自己的情緒,正確處理并學會情感表達,簡稱為“ICPS”,意即“I can problem solve”——“我能解決問題”。
操作步驟如下:
第一,教會孩子表達情緒的詞匯,例如生氣、傷心、沮喪等等,通過看圖講故事、或者日常觀察法,讓孩子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;
第二,討論感受,圍繞所觀察到的情緒,分析它為什么生氣的原因?它是怎么想的?
注意:不要帶有評判,只是客觀的討論感受;
第三,看看能不能找到解決辦法。例如:如何不讓他生氣,看看有什么解決的辦法嗎?引導孩子主動思考去解決問題,而不是陷入情緒中不能自拔。
③ 利用優(yōu)秀繪本,給孩子樹立榜樣,讓孩子情商培養(yǎng)可視化
在日常教育孩子的過程中,很多寶媽會有困惑:有時候教著教著就變成了“說教”,別說孩子不愛聽了,自己也說不下去,感覺語言很蒼白,道理很沒有說服力。
其實,任何道理脫離故事情境單拎出來,都會有些不足以讓人信服。如果貼近孩子日常生活,是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和困惑,不僅大人可以舉一反三的經(jīng)常教導孩子學習,而且孩子也可以不斷實踐,加深認知、內化行為,成為一種品格和習慣。
孩子擁有高情商,目標明確、信心充足,自我激勵能力強,等于擁有了另外一種開掛的人生。
今日話題:你認為孩子情商的培養(yǎng)應該從幾歲開始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