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污污污在线精品观看,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二,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综合网,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

      “華為救了德國徠卡”:“救世主心態(tài)”危害有多大?

      更新時間:2022-10-07 14:23:51作者:智慧百科

      “華為救了德國徠卡”:“救世主心態(tài)”危害有多大?



      徠卡相機的地位不如以前,但其兄弟姐妹卻是各個領域的佼佼者。

      正解局出品

      最近,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上出現(xiàn)了大量關于“華為與徠卡”的自媒體文章,大多給出了一個相似的結論:華為拯救了德國徠卡。

      應該怎么看華為與徠卡的合作?

      “救世主心態(tài)”為何要不得?





      在相機企業(yè)中,徠卡頗為獨特。

      這個誕生于德國的相機品牌,以結構合理、加工精良、質(zhì)量可靠而聞名于世。

      徠卡一度與奔馳、萬寶龍并稱為德國工藝三大代表,其地位之高,可見一斑。

      不過,徠卡讓消費者感受最深的特點是——貴。

      與其他主流品牌相機相比,徠卡在性能參數(shù)不占優(yōu)勢的情況下,售價還能高上兩三倍。

      正因如此,徠卡被稱為相機中的勞斯萊斯。

      剛剛?cè)ナ赖挠跻聋惿锥溃闶菑瓶ㄏ鄼C的死忠粉。

      伊麗莎白二世自1958年開始使用徠卡M3型相機,喜愛至極,以至于在1986年4月發(fā)行的一套她60歲生日的紀念郵票上,就有一幅女王手持徠卡M3的照片。



      英國女王的生日紀念郵票

      徠卡相機順勢而為,專門制作了一款機身刻有英國皇室徽號及1986字樣的女皇專屬珍藏版相機,送給伊麗莎白二世作為60歲壽辰賀禮。

      這張女王手持徠卡的照片也曾被徠卡用來宣傳,讓產(chǎn)品大賣。

      在135膠卷相機時代,徠卡是名副其實的霸主。

      進入數(shù)碼相機時代,徠卡逐漸沒落了。

      原因不難理解。

      相機本質(zhì)上是個消費品,講究性價比。

      佳能、尼康、索尼、奧林巴斯等日本品牌崛起后,憑借著成本、規(guī)模優(yōu)勢,搶占了大部分消費級相機市場。



      日本精機牌相機山寨德國徠卡相機

      智能手機對數(shù)碼相機的沖擊,就更大了。這一點,毋庸贅言。

      數(shù)碼相機大勢已去,天生“高貴”的徠卡,定位更像是奢侈品。

      有意思的是,2000年,法國奢侈品品牌愛馬仕以高于市場25%的價格收購了徠卡31.5%的股權。



      徠卡MP愛馬仕限量版

      2003年,徠卡推出了愛馬仕限量版MP套機,全球發(fā)行500臺,定價為8500美元。

      然而,愛馬仕限量版也沒能挽救徠卡的頹勢。

      因徠卡相機常年虧損,愛馬仕將所有股份出讓給了奧地利資本管理公司(ACM),黯然退出。

      2011年,美國黑石投資基金又從ACM手里購買了徠卡44%的股權。

      從股權頻繁變動可以看出,徠卡相機的處境不容樂觀。



      在這個大背景下,再看華為與徠卡的合作,似乎很容易得出“華為救了徠卡”的結論。

      其實不然。

      先從合作初衷看,雙方是為了商業(yè)共贏。

      其實,手機廠商與相機廠商合作,不是什么新鮮事兒。

      早在2007年,諾基亞發(fā)布的N93i,就配備了一顆3倍光學變焦、320萬像素的蔡司攝像頭。

      2008年,國內(nèi)手機廠商天語的功能機C280,主打拍照,集成了一顆來自佳能的DIGIC III圖像處理器,堪稱是一款“能打電話的佳能卡片機”。

      2010年,LG又推出了一款與賓得聯(lián)名的L-03C手機。

      2016年2月,華為正式與徠卡聯(lián)名發(fā)布了首款P9系列手機。

      華為與徠卡合作,當然是為了提升自己手機的競爭力。

      從當時的智能手機競爭場景看,華為甚至比徠卡對合作更迫切一些。

      2016年,任正非親自出面與徠卡高層簽約,可見當時華為的重視程度。



      任正非與徠卡高層簽約

      華為與徠卡合作,不是簡單地在華為手機上裝上徠卡鏡頭,更多的是技術與標準的合作。

      為此,華為投入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把徠卡的成像專利技術數(shù)字化,形成獨特的算法,再應用在手機攝像頭上。

      再從合作結果看,雙方實現(xiàn)了商業(yè)共贏。

      與徠卡合作,華為獲得了聲譽與技術的雙重提升。

      彼時,雖然華為手機銷量快速增長,但華為自己的調(diào)查顯示,全球42%的消費者對華為品牌沒有足夠的認知。

      攜手“相機中的勞斯萊斯”,有助于強化華為手機的高端標簽,提升品牌形象,帶來產(chǎn)品溢價。

      技術的進步,也是顯而易見的。

      華為吸收徠卡的技術,極大地提升了手機攝像頭的成像技術,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一套成像和軟硬件創(chuàng)新體系。

      拍照好,自此成為華為手機的賣點之一。

      與華為合作,徠卡亦是名利雙收。

      搭上華為的快船,徠卡實現(xiàn)了“破圈”,擴大了知名度和影響力,也收取了一筆不小的授權費用。

      這也為徠卡與小米合作埋下了伏筆。



      徠卡與小米合作

      所以說,華為與徠卡合作,本質(zhì)上是一場商業(yè)共贏。

      華為促進徠卡業(yè)務增長,但說“華為救了徠卡”,言過其實了。



      近些年,不斷有中國企業(yè)出海,參與國際并購。

      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上,也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“中國企業(yè)拯救某某企業(yè)”的言論。

      在我看來,這種“救世主心態(tài)”,要不得。

      一是與事實不符。

      就拿徠卡來說,今年7月11日,徠卡官方公開了2021-2022年度財報,報告中顯示收入增長達16%,總營收為4.5億歐元,約合人民幣30.35億元。

      大家注意,是30多億元人民幣。

      這不是一筆小數(shù)目,肯定不只是華為(或小米)帶來的。

      更何況,徠卡相機的地位不如以前,但其兄弟姐妹卻是各個領域的佼佼者。

      早在1990年代,徠卡拆分成了四個獨立公司:徠卡相機、徠卡顯微系統(tǒng)、徠卡生物儀器和徠卡地質(zhì)儀器。



      徠卡品牌下的四家公司

      徠卡相機,與華為、小米合作的就是這家公司,主要生產(chǎn)相機。

      徠卡顯微系統(tǒng)公司,是行業(yè)中唯一能夠同時提供顯微鏡、圖像采集產(chǎn)品、圖像分析軟件的廠商。

      這家公司,還是光刻機巨頭荷蘭ASML公司的關鍵供應商。

      因其供應的鏡頭供貨不足,導致ASML生產(chǎn)的光刻機短缺。

      徠卡生物系統(tǒng)公司,是解剖病理學解決方案和自動化領域的全球領導者。

      其生產(chǎn)的病理切片機、載玻片染色機、數(shù)字化病理學掃描儀等設備全球領先,近九成產(chǎn)品出口至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

      徠卡測量系統(tǒng)公司,也是行業(yè)大牛,是現(xiàn)代測量的奠基者,其生產(chǎn)的CMM三坐標測量儀,部分甚至被拉進了禁運設備清單,禁止向海外出口。

      這么看,人家還真不用華為來拯救。

      二是影響與外國企業(yè)合作。

      雖然這4家公司現(xiàn)在隸屬于不同的集團,但是,同根溯源于徠卡的技術生態(tài),亦共用徠卡這一品牌。

      此時吹噓“華為救了徠卡”,讓這幾家兄弟企業(yè)怎么想?

      如果中國企業(yè)都抱著“救世主心態(tài)”談合作,必然會受到外企的排斥。

      三是容易盲目自大,忽視差距。

      市場競爭風云變幻,大浪淘沙之下,很多我們熟知的外國企業(yè)沒落了。

      然而,沒落不等于衰落。

      比如《日本百年名企3次甩賣家產(chǎn),反而起死回生:帶給中國什么啟示?》一文中介紹的奧林巴斯,相機業(yè)務一落千丈,但醫(yī)療設備業(yè)務卻蒸蒸日上。

      還有一些外國企業(yè),憑借著技術積淀,依然是行業(yè)的領軍者。

      比如徠卡品牌下的另外3家企業(yè),無論是顯微系統(tǒng)公司、生物系統(tǒng)公司,還是測量系統(tǒng)公司,中國企業(yè)與之差距都非常大。

      不虛心學習,反而宣揚“救世主”言論,豈不可笑,可嘆?